隋唐霸业势力背景
大隋
本是将国人从异族残暴统治下解救出来的英雄王朝,华夏正统。只因帝广的好大喜功,竟引得天下英雄群起而讨,逼迫隋朝不得不迁离洛阳故都,黯然退至江南一隅。
好在这一剧变,让帝广付出惨重代价的同时,也让他彻底从昔日的自大狂妄中清醒过来,终展现出其作为一国之君的手段与素养,依着大隋立国数十年的积累和深厚底蕴,他重用杨林、宇文恺、高颎、宇文成都等一干文臣武将,内修吏治,外镶戎兵,整饬出包括骁果、千牛备身在内的诸多精兵强卒,耐心蛰伏于江东,就好似毒蛇一般,随时准备着夺回中原,以复大隋荣光;
李唐
作为关陇军事世家中的一支,其在本质上就属于统治阶级的一份子。因隋开科举,威胁到了世家生存与延续的根基,故而也就造成了以李唐为代表的世家势力与隋皇室之间近乎不可调和的矛盾与隔阂。
恰逢继位的隋帝广,志大而才疏,滥用民力,无端征伐,惹得民间是天怒人怨。那些失去了土地、财富与亲人的苦难百姓,为了生存下去的权利,纷纷举起义旗,反抗隋朝暴政。这样的天下态势,让极度苦闷中的世家势力看到了一丝曙光。
在李氏家族的带领之下,关陇贵族们趁着百万隋军被起义军大量牵制与消耗的大好机会,起兵晋阳,兵发长安,只用了短短数月时间,就占据了北至幽燕,西至西域,南达洛阳的庞大地域。并对其他两大势力虎视眈眈,期望能够实现华夏一统,重现强汉雄风
瓦岗
起于微末,却占据了荆襄以及益州等区域的绝大部分土地,有着让人惊恐的实力与威望,是民间诸多反隋势力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他们的首领,多是一些怀才不遇的小人物。出身草莽,却知晓大义,极具反抗精神。
自起事以来,他们便以天下百姓兴亡为己任,为了让百姓活下去,为了让百姓不枉死在战场和运河边,立誓要打倒世家和隋朝皇室等特权势力,进而缔造出一个平等的,人人都能吃饱穿暖的全新国度。为了这共同的理想,包括赛孟尝秦琼,少保罗成,银锤裴元庆等等在内的无数仁人志士,全都聚齐在瓦岗的战旗之下,向隋,向李唐的军队发出那来自于贫农贱民的悲愤呐喊
高句丽
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极具侵略性,曾多次与隋朝发生摩擦,引发了大隋对高句丽的三次宏大战争,是导致隋朝衰落的罪魁祸首之一,并趁着中原内乱,随时准备着入寇中原
西域
靠近中原西陲边疆,是一个生存着无数小国家的沙漠大区域,控制着中原通往外界的咽喉、象征着无尽财富的丝绸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隋文帝时为隋朝附庸,经年朝贡不绝,待得天下群雄并起之时,却变得态度暧昧,好似另有打算
江淮
该势力以江淮地区最为出色的豪杰杜伏威为首,更添有两名好似彗星般崛起,自称为陵少,仲少的少年俊杰辅佐,虽然没有多少底蕴,但是倚靠着江淮军的强健敢战,亦统辖了大半个江淮地区,坐视中原三家乱战,有着一统天下的雄心
突厥
位于整个中原的正北方,地域广阔,草场丰美,多以游牧为生,内有披甲之士百万,随时游弋在中国边境,对中原是虎视眈眈,野心十足,好似随时准备着入主中原。各方势力对其态度均十分矛盾,既对其有着很大的戒心,又不得不依仗其作为外援